书法家学术网

热门关键词: 书画
杨大伟:杜松儒的绘画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人气:5842 发布时间:2020-08-15
记忆 100cm198cm 2020年 中国水墨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审美特质,也同样承载着中国修内质、怡性情的文人精神。 因此讲,中国水墨艺术更为注重人的主观情感的写意表达,其自身属性造就了它独有的某种神秘。 从画理来讲,水墨


记忆
100cm×198cm
2020年
  中国水墨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审美特质,也同样承载着中国修内质、怡性情的文人精神。因此讲,中国水墨艺术更为注重人的主观情感的写意表达,其自身属性造就了它独有的某种神秘。
 
  从画理来讲,水墨更侧重于个人内在生存体验和的表达,也是画家自身艺术观的写照。在保留文化根性的前提下,中国当下水墨不断汲取其他营养,并不断尝试传统与当代的转换,进而形成中国当代水墨自身的标准。
 
天地
136cm×272cm
2020年
  松儒之所以深谙传统,在于家学传承。在不断寻求突破的前提下,他一直试图打破传统水墨的边界,因为他更关注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意识,在保持文化根性的同时赋予了新的思考,意在实现当下文化情感的共振。在他看来,笔墨是个人与社会自然承接后产生的心象,是人的心理外化和精神的缩影。这种认识恰恰说明传统文脉在一个当代画家观念上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传统水墨精神的延续。
 
  松儒的水墨表现与表达即没有躁动与狂放,也不再做更多无畏的形而上思考,画面中表现出更多的是连贯的结构组合,点、线、面以及水的流动使某些并非实际的物带出视觉结构而演变为可以识别的物,画面形状与无常渐进构成得以融洽,充实和空旷彼此依附并同构,致使空间表面被激活却不乏内在的质感。好比宣纸的空无感得以保持,但因为墨色之间的张力又打开了一个活化的空间。
 
山水清音
248cm×122cm‍
2018年
  至于松儒是不是在表现时间的不确定性还是空间的相互转换,甚或是针对本质的个体诉求,显然不再重要。松儒画作的的另外一个特质,即暗含某种感觉本质的语汇,他突破了抽象绘画结构探索的浅表,看似自在却不乏苦心地驾驭着势的走向,努力回避既定概念的干扰,体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若你仔细观看某个色块,或许能感受到某种重量的移动,一旦感受到相应色块有了回应,画面便瞬间被打开,而绝非仅仅一个向度,而是向空白的平面铺开。但同时也是静默的,松儒的意图也因此可见,但有些又不可见。当下,中国水墨一直试图以视觉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来建构画面,但一旦我们进入不可见的观看,自然会向着近似于触觉的转换。
 
122cm×248cm‍
2020年
  图像和艺术符号充斥的时代,人们的思维和表达被迫扁平,致使人们的信息获取超载,现实甚至不断被虚幻弱化,很多人下意识的成为图象的附庸。因此,松儒的艺术创作一直努力摆脱图像的约束,试图不断重构笔墨关系,并致以完整后的不断击碎重新寻找新的可能,这应该源于他不断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人的精神一旦被物质的繁华所限制,应该是当代人最大的困惑。而真正的世界应该是天、地、人的共享。这是松儒的内心关照,也应该是他能够形成自己水墨表达特质的缘由。这种看似没有标准定义的语态,却让松儒创作的根据变得放松,同时也让他得到了感知力的提升。因为无论他的思考维度还是表现维度都是基于自我思考后的获得,顺而使认知默化后彰显出其个体的艺术价值。若谈到松儒画面中的结构对抗如何转化为和谐交融,首先基于他对水墨传统表达认知后的突破,虽然画面中隐然可见传统笔墨的从容,但深究后的几分不确定性却更直指人心,甚至不断激发观者对于人类精神本相解读的兴趣。
 
大地之音
248cm×122cm‍
2017年
  松儒虽然生于水墨世家,之所以精神上没有太多受到水墨媒介带来的习惯性约束,也在于他大学期间修的是版画专业,再则和他到日本留学深造不无关系,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他要尽可能地忽略文化差异,生发出一种反思态度。
 
  在松儒的作品中,材料的物质表征已从经验主义解放出来,使得材料的物质属性在表达中获得了与创作主体的平等。从最直观的创作行为来看,松儒在努力将视感知被触发的现象置于作品构思之前来牵引自己的绘画动作,进而由绘画动作留下的痕迹再次牵引推进作品的生成。这种行为特别像我们祖先从最根本的行为去发现世界与自我,尔后发现了在此之上的构造。
 
方向
248cm×122cm‍
2018年
  水墨本身是一种语言,当你企图基于通过水墨获得形象,其实水墨的墨色与潜移默化转变的内在谐音已经产生了。水墨表达也是一种沉默静力,看似无意为之,空寂阔辽,其实都隐含着画家用笔用墨的潜心,否则,便失去了吻合的相对准确。当然,水墨表现一样需要想象力,那是画家笔与空间关系想象力落在纸上的不断游移……可以看出松儒深谙其道。他的创作状态是冷静的,不躁、不冷是其在艺术表现上难得的品质。他善于独立思考,将中国画笔墨的描绘作用和表现作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中国传统工具表达自己的所思。不仅拓展了水墨语言的能指阈限,也体现出对传统笔墨的尊崇。
 
  “艺术创作本身应该不断舍弃经验与舒适度带给我们的快感。”这是松儒曾经说的,我也尤其认同这种态度。
 
2020.8.9于杭州
 
梦之山
248cm×122cm‍
2017年

 
 


 

  杜松儒,1975年生于天津一个艺术世家,199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1998年赴日本,入京都精华大学版画大学院,师从艺术大家黑崎彰学习,2002年毕业。他对东方和西方艺术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融汇贯通、自成一格,版画和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获第17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日本KYOTO 2000版画展新人奖、日本2001京展金奖等重要奖项,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杜松儒早期的艺术聚焦于形式和色彩的激昂交响,后结合中国画水、墨、色的材料特性,发展出一种中西之间的新艺术方式,近些年,他则开始使用大面积的深重色彩铺陈画面,寻求其中丰富多样的变化,在明与暗、深与浅、轻与重之间构筑巧妙平衡,并由此累积出精神的厚度。
 

上一篇:崔进《惚叙》作品欣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