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的书法,以篆书、行草为主,间作隶书。而人们一提起他的书法,首先想到的就是石鼓文,他以临写石鼓文称誉书坛。他学石鼓文的时间很早,30岁到苏州,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杨岘学金石学和书法,即开始临写石鼓。数十年间,反复钻研,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吴昌硕晚年曾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他临写石鼓文注重整体气势,用笔遒劲、老辣、凝练、厚重,金石味十足,还说自己是“临气不临形”。此幅《临石鼓文》款署:“右临石鼓第三。乙丑秋仲肝患初平,书此尚有劲气。八十二叟吴昌硕。”
纸本,纵136厘米,横66厘米,现藏于上海朵云轩 吴昌硕对《石鼓文》的偏爱,使得他的行草书和隶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他学隶书曾遍临《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隶以横平竖直、蚕头燕尾为其基本特点,而吴昌硕的隶书恰恰不是如此。他的隶书体态变扁横为直立,取纵势,同时又吸取临写石鼓文的经验,起笔收笔处改为藏锋,含而不露,与通常隶书那种波磔飞扬的笔法大相径庭。 他的行草书同样受到篆书很大影响。他将篆、隶与行草合为一体,书写时将其统一在行草的气势之下。体态上通常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取势,右上方转笔处多呈锐角,显得方劲果断;笔势上奔腾迅疾,具有连绵奔放、酣畅淋漓、苍劲雄浑的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