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重复”是关于画家风格辨识度,不同于波普艺术家创作手段的“重复”。好奇心是科学、艺术、哲学乃至人类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但很多画家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通常会形成艺术表现及审美的贯性,创作也容易倾向于用单向度的发展尺度作为价值衡量标准,导致艺术创作的不断重复。
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基于某种市场策略,对既有绘画作品市场化的维护。重复通常表现为画家和作品符号紧密结合导致的原地踏步,甚至形成了艺术风格和创作形式的不断重复,从而形成了标签画作品,结果自然是创造力的丧失,形成了一种自闭的作品生产模式。这种利益导致的消极创作实质上接近于物质化生产,也亵渎了艺术创新的精神。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最终考量的是画家的智慧而非聪明程度导致对现实的取悦。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才是判断一个画家是否具有未来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发现新的可能,艺术生命才具有力量。反之,创作一旦成为程式化的生产基本等同于流水作业。这种前提下生成的绘画作品更多的是为了引发关注度,以为这样可以增加作品的辨识度。等等这些不排除和曾经的艺术品市场繁荣有关。再则,当前有些画家的创作态度往往是功利的,甚至是工具理性主义的,这种文化态度决定了对待艺术创作缺少责任和担当,缺少对艺术表达的观念和敬畏,一样悖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本质,把创作当成了一种技术手段和工具,把吸粉、商业利益作为重要方向之一,使资本因素取代了艺术原则陷入了市场效益。快速的流水作业虽然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却无法避免对艺术创造力和艺术精神的扼杀。本雅明曾经说过:重复生产的艺术品和设计产品不可能被藏家重视,因为大量重复自然导致廉价。艺术创作的可贵之处,在于艺术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而非消极的重复。
不乏相对年轻的画家,由于天分较高很早便形成了个人风格,但若因此导致创作意识的固化,不求变或不敢变也就等同于艺术创作能力的退化。通常讲一个人的文化认知是伴随自己的阅历和学习不断调整的,作品风格自然也会随着年龄变化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如风格过早定型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画家的天分不错,但后劲不足,因此停滞不前;二是同前面所讲,画家风格被市场普遍接受或业内熟知,怕影响市场的接受程度,从此不敢突破。一般来说后一种因素的干扰应该是最根本的。但好的艺术创作一定要有小的变量持续增长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质变,这个质变可能是来自观者视角,也可能来自创作者的内心。画家风格的形成包含很多因素,各种状况都可能促成创作者的风格变革机遇。事实上,能够获得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真正艺术风格的画家相对较少,在艺术史上形成某种突破性语言的画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目前更不能被眼前利益所蒙蔽,不停地重复等同于掩盖自己创作上的贫瘠。所以说,风格化、符号化的艺术表达如果是在艺术的本体逻辑里进行理应得到认同;但若变成外加标签只能算是一种营销。的确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画家小心翼翼地圈地自萌,对标签式的认可越发依赖,绘画创作也被磨去思想的锋芒。梁思成先生早就说过: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世界的奇妙在于未知,艺术是向人们传达被感知的事物,而不是人们所知的事物。艺术通过一些手段使对象陌生,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来达到其目的,来恢复甚至强化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这些手段即陌生化。相比较重复,陌生化丰富了生命的存在,把人的存在状态从麻木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使之处于觉悟之中,也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敏锐感知。由此可见,重复可能会成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陷阱,因为艺术表达的灵魂在于思想,没有了深入思考不可能生成新的创作观念。作为画家的创作以什么样的视野去谋划,作品优劣取决于你的思维维度的高低。只有摆脱利益的捆绑,用创造力、想象力、控制力去创作,才可以铸就好的艺术作品。 理查德·汉密尔顿 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 1956年 反向来看,艺术形式拓展的式微其实意味着新形态的发生。一个真正优秀的创作者,应该具有将艺术的某一种形式推向悬崖的胆识和能力,这也是诸多艺术大师多是一代而终的根源。 |